说明
《天水视窗》 是聚焦甘肃省天水市的地方专栏,持续更新城市历史、地理、考古、非遗、民俗与当代发展等多元信息。部分内容为传说,未经学界考证。
花石崖是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境内一处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位于县城东南28公里的陇东乡土寨子村,地处渭河北岸盘龙山中段,海拔1823米。
花石崖又名"万紫山",得名原因有二:一是山体悬崖峭壁上的山石花纹呈现五颜六色;二是景区峰峦叠嶂、翠柏掩映,四季景色绚烂,春花秋实,呈现"万紫千红"之态。
景区历史悠久,相传唐代以前就已建有庙宇,北宋建隆三年(公元976年)曾重修二台玉皇殿。现存明清时期石窟两处,内有彩塑、壁画和雍正年间题匾,体现了佛道并存的文化特色。磨针殿内供奉的两尊隋代风格塑像,实为明清时期作品,生动展现了观音点化、祖师修道的场景。
花石崖按地势可分为东崖、西崖、凤凰头、三岔口、三仙台五大部分:
东崖区域:峰峦起伏,石崖重叠向上倾斜。悬崖峭壁上的"黄木狼洞"高约3米,地形险要,相传为《西游记》中黄袍怪(黄木狼)的洞穴。
西崖区域:壁立千仞,尤为壮观。崖壁巨石上有一处淡黄色石面,光滑明亮,夜幕降临时在月光照射下闪闪发光,宛如明月悬空,得名"月亮崖"。
凤凰头:北端山崖隆起,圆顶兀石形似凤凰头颅,俯瞰四野如雏凤临空,是景区的标志性地貌。
三岔口:山下东西峡谷中三条小溪汇合之处,飞流激响,环境清幽怡人。
主要建筑群:所有建筑依山就势逐台修建,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磨针殿、大殿院、玉皇顶、雷音崖。其中磨针殿建在一块拔地而起约30-50米高的巨石之上,顶平约10平方米,1998年天水书法家毛惠民在此题写"补天石"三字,增添了女娲补天传说色彩。
花石崖以其独特的地质奇观、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蕴和完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天水地区一处值得深度探访的名山胜地。
(完)
更新时间:2025-11-10 22:23:18 标签:天水 景点 花石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