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天水视窗》 是聚焦甘肃省天水市的地方专栏,持续更新城市历史、地理、考古、非遗、民俗与当代发展等多元信息。部分内容为传说,未经学界考证。
相传,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诞生于今天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一带的“成纪”,因此天水自古被尊为“羲皇故里”。据《史记·补三皇本纪》记载,伏羲“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而西汉时期的成纪县就在今天的天水秦安。
主体 | 事件 | 地点 |
---|---|---|
伏羲 | 出生 | 天水市秦安县一带 |
伏羲庙(伏羲城) | 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迁建 | 天水市秦州区 |
卦台山 | 伏羲“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始画八卦”之地 | 天水三阳川 |
全球华人公祭伏羲大典 | 每年6月举行 | 天水伏羲庙 |
古风台 | 传为伏羲出生地 | 甘谷县白家湾乡 |
伏羲,又称庖牺、宓牺、羲皇,传说生于成纪(今甘肃天水),是华夏民族共同尊奉的人文初祖,位列“三皇之首”。史籍把他描绘为“蛇身人首”的部族领袖,所处时代约当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七千至八千年左右。
《周易·系辞》《史记·补三皇本纪》《帝王世纪》均有系统记述;甘肃天水大地湾遗址一期文化(前6000—前5000年)出土半地穴式聚落、彩陶符号、黍粟标本,与传说中伏羲时代吻合,为传说提供了考古学支撑。
据《中国人名大辞典》籍载:伏羲,上古皇帝。姓风氏。有圣德。象日月之明。故称太昊。教民佃渔畜牧。养牺牲以充疱厨,故又曰疱牺。始画八卦。造画契。都陈。在位一百十五年……唐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说:“太 疱牺(伏羲)氏,蛇身人首,有圣德。仰则观象于天,俯观观法于地,旁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
由此可见,伏羲不但是八卦的始制人,而且教人渔猎、制礼仪,故而被誉为“人文始祖”,民间尊称“人宗爷”。
从历代典籍的记载看,伏羲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影响如下:
天水地区至今保存着大量与伏羲直接相关的文化遗迹:
自春秋秦文公十年(公元前756年)起,渭河流域就已举行“太牢”之礼祭祀伏羲;到明嘉靖年间,朝廷正式把天水伏羲庙列为全国伏羲祭祀中心,春秋两祭、礼乐齐备。2006年,“太昊伏羲祭典”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6月,天水都会举行全球华人公祭伏羲大典,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寻根问祖的盛会。
从史书记载到考古实证,从皇家祀典到民间庙会,天水以“山—庙—台—川”四位一体的空间格局,把伏羲传说牢牢镶嵌在黄土高原与秦岭交汇的山水之间,成为公认的羲皇故里。
更新时间:2025-09-08 11:45:51 标签:伏羲 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