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听懂流行词》 专辑持续更新中,汇集时间最流行的新词新语句表述,让你跟上时代的潮流,知道身边人在说什么、在想什么。
“钝感力”是由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在2007年出版的随笔集《钝感力》中首次提出的概念。它是一种心理学概念,指一个人在面对外界压力、挫折或负面刺激时,能够通过降低敏感度、延迟情绪反应,以理性从容的态度应对,并保持目标专注与心理韧性的一种能力。
钝感力可以直译为“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它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这种能力并非让人变得麻木不仁,而是通过选择性地忽略一些不重要的细节,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和生活。
根据渡边淳一的理论,真正拥有钝感力的人遵循以下五项铁律:
钝感力并非天生,而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获得的能力。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培养方法:
钝感力相关话题在社交媒体受到广泛热议,其流行反映了现代人对减少精神内耗、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的需求。它不仅适用于个人成长和心理健康,还在职场、人际关系和家庭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尽管钝感力被广泛认可,但也存在一些争议。部分人认为钝感力可能被误解为一种逃避现实的手段,而忽视了面对问题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书中提到的某些观点,如“女性因钝感力不足而更易情绪化”,被批评为强化性别刻板印象。
钝感力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素质,它帮助我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专注,从而更好地实现个人目标和幸福。通过培养钝感力,我们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精神内耗,提高生活的整体质量。
(完)
更新时间:2025-09-16 14:42:50 标签:钝感力 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