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Python Polars》 教程正在筹划更新中,敬请期待!Polars 是一个高性能的数据处理库,特别适用于大数据集和需要并行计算的场景。如果你在处理大数据时遇到性能瓶颈,可以考虑尝试 Polars,它的延迟计算和并行化机制可以显著提升处理效率。
在“数据量”与“等待时间”同时爆炸的今天,写 Python 的你可能也经历过这样的瞬间:本地 16 GB 内存的笔记本刚读入 10 GB CSV,风扇就起飞;或者跑一个 groupby
去泡咖啡回来,进度条还在 23 %。十年前,pandas 用一把“瑞士军刀”治愈了我们对 Excel 的恐惧;十年后,当数据从 MB 级跃迁到 TB 级,这把刀开始卷刃。于是,一辆用 Rust 打造的“跑车引擎”——Polars——悄然驶入赛道:它把并行计算、零拷贝、延迟优化塞进 DataFrame,让 200 GB 日志在一台普通服务器上 90 秒跑完。今天这篇小文,就带你坐上驾驶座,感受两把利器在指尖的不同手感,看看什么场景该“开跑车”,什么场景继续“掏军刀”。
在 Python 数据世界里,pandas 早已是家喻户晓的“瑞士军刀”。它诞生于 2008 年,十年磨一剑,功能多到可以切牛排、拧螺丝、开罐头。然而,当单核 CPU 与海量内存再也追不上数据膨胀的速度时,一辆崭新的跑车——Polars——从 Rust 赛道呼啸而来。它放弃“万能”而追求“极速”,用多线程并行和零拷贝内存模型,把常见 DataFrame 操作提速 5~100 倍,同时把内存占用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前者厚重全能,后者轻盈锋利,二者并非谁取代谁,而是让工程师第一次拥有了“要功能还是要速度”的选择权。
用过 pandas 的人都记得那句 df.groupby('city')['sales'].sum()
的顺滑,也体会过 .apply(lambda x: …)
跑一整夜的绝望。pandas 的 API 像对话,一句一句告诉解释器“先这样,再那样”。而 Polars 更像写 SQL:把过滤、聚合、窗口函数串成一条链,交给查询引擎一次性优化执行。它的表达式语法初看别扭——df.filter(pl.col('sales') > 0).group_by('city').agg(pl.sum('sales'))
——却能在背后把过滤下推到扫描层,把并行任务拆成 Arrow 字节块。结果是,同样 20 GB 的 CSV,pandas 需要 128 GB 内存和 15 分钟,Polars 只要 32 GB 内存和 90 秒就交出答案。
在 Jupyter Notebook 里做探索性分析,你更想随心所欲地画个箱线图、调个时间序列缺口,pandas 与 seaborn 的默契无人能替;可一到生产流水线,Kafka 每秒钟吐出十万条日志,Polars 的 LazyFrame 能让你用 20 行代码写完 ETL,并在 8 核 CPU 上跑满 700 % 的利用率。做金融因子回测,pandas 的 rolling、 expanding、MultiIndex 仍是业界通用语言;而离线训练前的特征清洗,Polars 可以把 200 GB 的点击流在一台普通服务器上 5 分钟搞定。一句话:数据大到内存飙,就上 Polars;其余场景,继续 pandas 不动摇。
官方团队已经在讨论让 pandas 2.0 基于 Arrow backend,而 Polars 也在疯狂补全缺失的 API(例如交叉表、复杂窗口函数)。更现实的路线是“混血”:用 Polars 做重体力 ETL,再把结果 to_pandas()
送进 sklearn;或在 Notebook 里 pl.read_csv().lazy()
先快速预览,再切回 pandas 深度加工。毕竟,瑞士军刀不会消失,跑车也不会万能;真正的赢家,是懂得按路况换挡的司机。
维度 | pandas | Polars |
---|---|---|
语言/引擎 | Python + Cython,单线程 | Rust + Arrow,多线程/并行 |
速度 | 中-小数据:足够快;大数据:慢 | 常见操作 5–100× pandas |
内存 | 通常需要 5–10× 数据大小的 RAM | 2–4× RAM,支持核外流式 |
API 风格 | 命令式,丰富但冗长 | 链式表达式,声明式,更简洁 |
功能完整性 | 非常全(时间序列、绘图、统计、金融、缺失值处理…) | 覆盖 ~80 % 常见需求,高级功能仍在追赶 |
生态/社区 | 十年积累,第三方库无数 | 新兴,社区小但增长快 |
学习曲线 | 低,文档/案例海量 | 中,API 略有差异,需适应表达式写法 |
Lazy 优化 | 无(立即求值) | 有(LazyFrame 自动合并算子、下推过滤) |
场景 | 推荐库 | 理由 |
---|---|---|
日常探索性数据分析(EDA)、数据清洗、Jupyter 交互 | pandas | 功能全、语法直观、和 seaborn/matplotlib 无缝衔接 |
中小数据集(< 几 GB)的脚本、原型、教学 | pandas | 开发效率最高 |
大规模数据(> 10 GB)ETL、离线批处理、日志分析 | Polars | 并行 + 零拷贝,跑得快还不炸内存 |
生产环境实时流水线(如 Kafka → DataFrame → 特征工程) | Polars | 延迟低,可 Lazy 优化 |
需要特殊 pandas-only 功能(如 MultiIndex、rolling window 自定义) | pandas | Polars 暂不支持 |
与现有 sklearn/statsmodels/arcpy 等库深度集成 | pandas | 这些库直接吃 pandas 对象 |
一句话选型口诀:
“数据大到内存飙,就上 Polars;其余场景,继续 pandas 不动摇。”
(完)
更新时间:2025-08-15 08:56:20 标签:python polars pandas